自2019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以来,全市打造了以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为主渠道的“接诉即办”机制,成为了首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12345热线反映的诉求问题为全市“疏整促”、金融、群租房治理、疫情防控、市场监管、城市管理和教育民政等相关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数据,使得各领域通过12345数据“富矿”找准了新发展格局中的发力点和突破口。
调研过程中,我们也感到基层遇到了不少困难。针对如何进一步提升科技手段对基层“接诉即办”工作的支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提升市级层面总体谋划,加快统筹推进力度。进一步提高发展站位,要把“接诉即办”工作放在建设智慧城市、打造智慧政府的大格局谋划,丰富系统平台功能定位,让顶层的全口径诉求汇总与基层的联勤联动机制充分融合。建议编制三年行动计划,各区、各职能部门,共同按照“行动计划”推进相关业务融合,围绕如何提升“即办”这件事,市区街三级共同发力,让市级层面的“大脑”更加聪明、反应快;让区级层面的“组织”更加健康、功能全;让街乡层面的“躯干”更加发达、动作精。
二是全力打通数据流通“卡点”,加大数据赋能应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速打破各部门、各领域、各层级之间的数据“烟囱”,以提升诉求办理质量为导向,加大数据共享应用、提高数据汇聚质量。特别是要将汇聚的业务、视频、物联、地图等公共数据向基层大力下沉,并要逐步健全各类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规范,制定相关制度明确突发应急状态和日常管理状态的数据采集和应用的边界,从而提升线上线下协同的精准治理能力。
三是更加注重赋能基层,建立完善的“热线+网格”联勤联动机制。要以“接诉即办”诉求的信息流、数据流倒逼线下业务流程全面优化和管理创新。推动各区以“网格运行机制”为载体,全面整合街乡现有管理力量,并继续推动“吹哨报到”“区域党建”等条条协同、条块联动、政社互动,联勤联动等机制的完善,真正建立“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的24小时长效运转机制。同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让基层“干”得好,还得发挥好政务微信的作用,建议建立统一的政务微信门户,在微信功能基础上,做好相关政务流程的对接,做到“上手就能用”,真正给基层人员减负,通过高科技赋能,让基层人员腾出时间和精力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四是优化人才招录、引进、培养方式,真正搭建起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支撑力量。各部门要充分结合十四五规划,注重培养、大力引进既懂得信息化知识、大数据知识、政务管理、公共管理、社区管理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针对基层人员的现状,编办、人力资源等部门还要从部门“三定职责”“干部培养”等角度,制定相关的硬性规定,比如在部门或社区内,设立“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等职能处室、职能科室、专职岗位等,确保部门业务、社区工作等对大数据时代的适应;再如将“大数据”的知识学习纳入各级干部培训的必修课程内,确保人人拥有“数治”思维。
作者系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东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考评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