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的提升,与十三五时期相比,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最大的亮点是:特别强调了关于补足社会发展的短板,就是说以前我们把国民经济始终放在一个突出的地位,那么其他的比如说社会发展生态文明,没有做特殊的强调,但这一次实际上是由重点突出国民经济,到同时并重的去强调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一个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所以比原来更加突出了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的作用。
当然,除社会发展之外的几大主要的亮点,包括中央政府、国务院包括这个全国人大提出来一些重大的项目啊,国家的重点实验室与重点的项目规划的制定,在十三五规划它的一些主要的科技等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目标的实现的非常坚实的基础更上一层楼;此外提出了内外两个循环,把国家治理效能达到新的提升。
第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呢,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的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十四五时期国家治理效能的提升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一个重要的课题,那么我们原来这是讲到公平正义,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是围绕着政府在社会发展当中的作用,做的一些阐述和一些改革的一些探索,但是这一次更加具体、更加明确的提出了一些目标,强调关于基层治理水平,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减轻基层特别是村级组织负担,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特殊强调了关于这次疫情之后,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关于应对防范重大风险的一些体制机制的问题,包括公共卫生事件和其他类似的一些公共事件的应急能力,当然自然灾害、安全保障和国防安全都跟国家治理这个主题相关的,而且在具体的12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方面也特别提到了关于城镇化,社会建设补短板,特别是关于文化建设等关于软实力的问题。从明年1月份开始呢,我们的新版的民法典就要正式开始实施,国家的法制建设要更加健全,我们的法治建设比如说立法,甚至包括包括我们长期以来在制度制定以后的法律制定以后的执行,行政体制改革会更加完善;中共十九大以后,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专门成立了改革的专门的委员会,党的机构和政府机构的减少重复建设;对于基层建设特别是基层的民主,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的重要的指标呢,就是对社会治理的能力,尤其是基层的治理能力,我们在最基层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发扬民主自治。
第三,民生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在十四五时期民生福祉会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一系列惠民生的发展目标,跟经济指标挂靠的比较明确的几个方面以外,民生的生态文明的方面,或者说在美丽中国的情况下,人们生活更舒畅,生活有情有调;更关键的是一些比较明确的短板比如说教育的短板,因为我们上学难的问题,看病难和贵等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乃至于一些乡村的小城镇,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规划中,跟规划比较紧是关于教育的规划,教育的布局,然后公共医疗服务的布局,这些跟公共服务相关的,当然还有各种各种各样的行政手续,办一些证照的行政服务,养老服务、尤其是农村的养老服务,等等这些公共服务领域存在原来存在严重短板的方面,这次都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善要求,特别是提及公共医疗服务的“公益性质”。12个方面的重点工作里面,把城镇化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绿色开放等等社会建设专门提出来了,我们整个这个建议稿起草的指导思想或者说我们制定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最核心的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点破了我们这个民生的应该是整个国家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核心,一个国家的发展,实际上它最终极的目标就是让我们的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当然这种美好生活包括物质的,文化的,精神方面的生活;因此民生问题,当然就包括我们的就业,包括了我们的收入,包括我们分配是不是公平,有更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保障。首先就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和劳动愿望的人能够充分的就业,通过他们的劳动来获得基本的收入。另外是我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问题,这个公共服务的保障是三农问题的受特别关注的民生问题;乡村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进,关联到公共服务均等化;长期以来的城市和农村的这个发展的不平衡,在农村地区,我们这个基层政府获得的土地的这个转让收入一定要有相当大的比例投入到农村地区,我们现在脱贫攻坚很大的一个方面要保障农民足够的收入,他们有了收入,他们的消费能力就会更加强劲,就会助力我们国家这个经济的发展,除了要追赶发达国家的受教育程度之外,社会保障方面像医疗的保障,异地的医疗大病、医疗保险涵盖等等所有这些呢,最终都会使我们国家这个民生建设全方位的得到提升。
第四,在十四五时期的社会发展目标当中要关注生态,建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的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次的绿色中国或者叫绿色行动的这个指标里面,提得就更具体了,还提出了一个叫三线一单的概念,就是生态保护红线,这主要是指长江,黄河等一些大江大河的这个生态保护的红线问题,再一个就是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再一个就是环境准入的负面清单简称三线一单,那么这次的这个十四五规划里面,虽然有些显得是原则性一些,但是我们分解到各地区以后,我相信就会越来越明确,而且这次我们强调了这几个经济带,我们不光强调了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黄河流域的经济一体化,我们特别强调了一个叫生态环境区域协同,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经济带之间和城市群之间,城市之间都应该在城市环境方面做衔接和协调;我们原来有一个概念,就是说只要把北京建设好了,那河北天津就让它乱一点,脏一点,这不行。你将来讲的就是说生态环境要协同一致的,有分工、有步骤的去协同治理,然后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而是不是把环境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分割的去对待,体现了一个协同发展的一个概念。我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十分注重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要有一个绿色的发展的这样一个理念;我们在承担国际义务的同时,使这个整个地球不受到污染的侵害,使它健康发展的同时我们国家本身绿色发展的过程也是我们保证我们的民生是我们的人民群众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生产环境,一个国家经济和其他各个方面一个可持续的保证,我们十四五会对这些指标进行量化,碳排放、新能源的各种这个能源开发,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等都会助力我们关于绿色经济的发展。
第五,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其中提出了要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也就是说我们提高人口素质,提高教育水平,其实是致力于我们要追求一种新的文明程度,或者说国家文化软实力也可以简称为国家软实力,像跟生态文明一样,是个千年大计,需要长远的去布局,现在能够具体化的指标包括我们人口的素质,包括教育程度的这个要求,然后在这些细分领域里啊,怎么样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都需要进一步落实,而且目标要分解,举措要落地,国家的发展其实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同时提升,或者说叫协调发展,而不是单打一的去提经济发展,而应该提社会发展以及文明发展,也可以这样讲,国家硬实力和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接下来的5年就是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在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我们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取得新的进展,要向整个国际社会展示中国魅力,教育方面我们提出一个新的举措,包括美学教育和体魄锻炼。特别提出了一个突出的民族地区的短板,就是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当我们小康社会建设基本完成,我们到了未来的15年以后,也就是2035年我们的目标,基本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我注意到这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当然要包括我们文化发展的现代化,同时比较我们两个100年的奋斗目目标是到这个世纪的中叶到2050年前后,我们步入现代化的一个国家;我们真正的在15年以后,我们就不再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我们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规划建议,顺应亿万群众的期盼,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期待这些要求和举措在十四五期间逐步落地,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等等目标,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作者系致公党顺义区支部党员,和讯财经中国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