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秀琼,致公党厦门市委会妇女工作委员会委员,华文教育支部委员,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副教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陈秀琼一直坚守在学校防疫第一线,兼任信息员、心理咨询师和联络员等角色,用实际行动践行防控责任。
防疫信息的传送者
华文学院留学生群体多,疫情发生后,陈秀琼迅速对本校在华留学生开展信息筛查工作,包括400多名留校学生和20多名外住学生,涉及16个国家。通过微信建立班级群、假期留校留学生群等,还根据不同国家疫情发展情况,建立了韩、日、意留学生特别关注群,通过组织好各类留学生群体微信群,每日报送健康信息和动态去向,并及时在每个群里发布疫情期间有关注意事项,通报疫情态势,传达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学校的延迟开学等相关文件内容及精神,积极防控,认真落实福建省、厦门市和学校的各项防控措施。为了方便留学生阅读理解防控相关信息,陈秀琼将相关文件内容翻译成英文,形成中英文对照版,还请部分留学生帮忙翻译成他们国家的语言后再发布给同学。陈秀琼的细致认真让信息收集归整工作井井有条,信息报送及时、有效、准确,学校在华留学生人人遵守防控规章,人人知晓防疫知识。
侨海学子的守护者
疫情期间,陈秀琼不时到留学生宿舍慰问留校学生,重视他们对疫情的心理反应,提供心理热线信息,针对疫情期间出现心理问题的留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出现个别心理问题严重者,陈秀琼通过各种途径联系到其境内监护人,安排他们到相关资质医院治疗,积极做好学生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工作。此外,她不分昼夜地为省外返校留学生做好隔离工作,引导他们办理隔离手续,帮助协调进入隔离观察区,并每天监督他们上报体温,帮助他们调适和排解被隔离的不良情绪,竭尽全力为侨海学子服务。
服务社区的志愿者
疫情来临,一些群众出现了恐慌、焦虑、压抑等不良情绪,作为集美心理学会志愿者,陈秀琼在疫情期间为集美辖区居民开放24小时热线咨询电话,提供心理健康辅导共30多人次。热线电话承载着群众的求助和希望,有时电话铃声在午夜响起,陈秀琼仍然耐心地为群众做好心理疏导、心理解压。她还帮助集美志愿者联盟在线开展“疫情中的心理调适”公益讲座,惠及470多人;帮助集美辖区街道开展心理公益讲座两场,惠及300多人,热心为集美辖区居民排解“心理疫区”。
履职尽责的建言者
身为致公党员,陈秀琼也时刻关注疫情对海外华人华侨利益的影响。2月17日,她接到致公党市委会的相关约稿,尽管当时身上还承担着学校大量的疫情防控工作,但她仍在第一时间访谈了7个国家32名留学生,并通过网络发放了264份调查问卷了解相关情况,最终将海外侨情形成社情民意上报,积极做好防疫相关的参政议政工作,维护海外华侨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