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你博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广东
梁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
  

    近日,凤凰网产业新城频道采访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省政协委员、致公党广东省委会社法委主任、中山大学产业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梁琦教授,就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在梁琦看来,读懂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国际视野,其建设完善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版图,必将具有划时代意义,是中央“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重要战略保障。 

  《框架协议》不是大珠三角升级版 

  梁琦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城市与城市之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相对合理的分工,各具特色,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正是建立在各个城市所具有的特色的基础上。香港从来就是世界级区域性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物流中心;澳门是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也是世界人均GDP最高的城市;广州作为有2200多年历史的城市,是近代中国最早开埠通商城市,有80多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从来就是商贸中心,是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尖兵,年轻而朝气蓬勃,是中国最具标志性意义的创新之城。 

  她认为,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世界级湾区,更应该打造世界一流的城市群。世界一流的城市群到底应该有哪些特征?我认为要具备这样的特征:高度文明、创新引领、经济发达、自然和谐、开放包容、宜居乐业。离这个目标我们还有相当的距离,但理想必须要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不能搞成所谓的大珠三角升级版,要有全新的思维理念。要对标世界先进文明,为人类的进步做贡献。当前,要对标国际先进制造,建设先进产业创新带。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略南海的桥头堡 

  梁琦在采访中说,2014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三大国家战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其中,“一带一路”是总的纲领,宏图伟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今年4月,雄安新区的成立吸引了举国目光,被称为千年大计,使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再看长江经济带,以长三角为龙头,以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为支撑,以黔中和滇中两个区域性城市群为补充,以长江沿岸各大中小城镇为依托,其人口和生产总值均占全国的四成以上。从全国的经济格局来看,唯独南方缺少国家战略的支撑。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使中国北、中、南协调,完善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版图。 

  她认为,南海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其政治意义不言而喻。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的南大门,作为南海周边科技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无疑站到了我国南海经济谋篇布局的前沿,是我国经略南海的大平台、桥头堡。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力“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梁琦谈到,由于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的差异,各类生产要素难以在三地间实现完全自由流动。让城市之间形成“融合”发展态势,资源优化配置,形成有机整体以提升效率、释放更强功能,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格局,是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特点,世界独一无二的。同时也是最大的难点和痛点所在。 

  她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是喊口号,是奔着解决具体问题来的。事实上,粤港澳谁也离不开谁。在过去的基础上,三方的合作机制不仅要不断地完善,更要不断地创新。随着新形势、新情况的变化,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要在这样一个目标下,共同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这种经济上的互联互通,一定是能引导文化交融和人心向背的,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以后,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人心的回归,经济发展与人心向背都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一定要把经济发展好。所以,深化与港澳的合作,是中央交给广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 

    

  访谈实录地址:http://finance.ifeng.com/a/20170712/15526517_0.shtml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