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你博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辽宁
致公党沈阳市委“关于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建设的提案”重点推进

致公党沈阳市委在政协十四届五次全会上提交的《关于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建设的提案》被市政协列为重点提案。8月25日,市政协副主席刘慧鸣组织召开市政协重点提案协商会,对该提案进行重点督办。刘慧鸣副主席说,之所以将该提案做为重点提案,并召开本次协商会进行重点推进,除提案本身质量高外,重要原因是自贸区建设之事很重要,而且课题新,具有试验性。提案提交单位、提案承办单位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以及部分市政协委员等共计20人参加了协商会。沈阳市政协提案委主任苏效众主持会议,致公党辽宁省副主委、沈阳市委主委李展超参加会议。

会上,沈阳市政府副秘书长、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陈佳标首先就自贸区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汇报。

李展超主委就自贸区管委会对提案办理情况给予肯定。他说,自贸区管委会挂牌短短4个多月时间里,围绕提案中提出的自贸区建设“规划定位、行政体制改革、投资管理体制改革、通关便利化、拓展金融服务功能”等五个方面建议积极开展工作,出台了首批105条政策清单,编制了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空间布局规划、实施方案和三年滚动计划,以及明确片区管理体制和财税体制等工作,可以说成效是明显的,致公党沈阳市委对自贸区管委会提案办理工作是满意的。同时他对自贸区建设下一步工作提出四点再建议:

一、对接国际标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加强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建设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抓手,有力于推进我市“清单式”简政放权。

第一,建议深入落实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以推进“多规合一”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推进行政审批提速增效。进一步完善事中事后监管、知识产权保护、国际仲裁和商事调解机制,率先形成与国际标准对接的一流营商环境。推进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第二,提升政务服务效率。以自贸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整合投资审批流程,建立政务服务预约办理制、行政审批服务承诺制和超时默认制等,实现政务信息网上公开、各类行政审批信息网上公开,促进行政审批权力的公开化与透明化。

第三,积极推动自贸试验区制度建设。对自贸试验区内规章、规范性文件立、改、废的制度进行创新试验,通过地方立法建立与试验要求相适应的自贸试验区管理制度。

第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依托沈阳市信用数据交换平台搭建自贸试验区信用信息应用平台,整合应用自贸试验区内企业信用信息,探索建立区内注册企业信用承诺制度、守信联合激励制度及“黑名单”企业退出机制等。

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

第一,可依托自贸区贸易便利化,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三互”大通关建设,以“总对总”方式与各口岸和贸易管理部门系统对接,实现贸易许可、支付结算、资质登记等平台功能。大力发展离岸贸易、融资租赁、保税展示交易,鼓励企业统筹开展国际国内贸易。

第二,实施海关高级认证企业守信联合激励措施,配合推进部门间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和信用联合惩戒合作。将原产地业务纳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第三,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促进跨境贸易、投融资结算便利化,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投资贸易管理体制。

三、加快结构调整,引领产业迈向中高端

第一,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提升科创、信息、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国企改革探索新路径。

第二,着力发展总部经济,鼓励国内外知名企业及跨国公司在区内设立地区性总部,设立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物流中心和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总部。建设总部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引进和培育金融、商贸流通、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等总部型企业集聚发展,建成大型跨国企业的东北亚总部聚集地。配套引进一批国内外著名的金融、会计、法律、信息、咨询、评估、鉴证等中介服务机构,为自贸试验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四、加强国际合作,打造对外开放新引擎

第一,完善国际投资促进机制。推进自贸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施技术、品牌、营销、服务带动出口战略,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优势产业、骨干产品走出去,推进多种形式的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促进国际、国内资源要素双向开放流动。

第二,加快“沈阳港”建设,联合构建公铁海航联运的国际物流母港。以“沈阳港”为平台,以构建国际物流通道为载体,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打造以沈阳为核心的集陆港、海港、空港功能于一体的东北亚乃至欧亚国际物流中心,促进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聚和货值落地,带动沈阳经济区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探索“沈阳港”与营口港业务及股权合作,推进港口业务前移,逐步实现货代、仓单管理、监管服务一体化发展。

第三,推进多边合作。探索与东北亚各国在文化、教育、体育、卫生、旅游、娱乐等专业服务领域开展投资合作。鼓励与东北亚各国高等院校联合办学。积极引进外资旅行社和特色文化演艺项目,开辟跨境跨区域旅游线路。结合沈阳经济区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在自贸试验区设置分中心或服务站点,整合自贸试验区周边旅游资源,为市民和国内外旅游者提供自贸试验区旅游信息咨询、导游导购、交通集散等服务。

第四,建设东北亚地区人才高地。加大对海外人才服务力度。提高境内外人员出入境、外籍人员签证和居留、就业许可、驾照申领等事项办理的便利化程度。完善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创业政策,争取将沈阳高校的外国留学生直接就业政策学历要求从硕士放宽到本科,探索允许国外知名大学应届外国本科毕业生直接到区内就业。探索对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在创办科技型企业等创新活动方面,给予中国籍公民同等待遇。

与会的部分市政协委员也对自贸区建设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最后,刘慧鸣副主席提出,要在进一步加强对自贸区建设重视度、突出特色、强化项目支撑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

参加会议的人员还有沈阳市政协副秘书长冯彦、自贸区政策法规局负责人张世成、致公党沈阳市委秘书长、沈阳市政协委员吴韶君、致公党沈阳市委常委、沈阳市政协委员丁武等。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