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你博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辽宁
【书香机关】境由心转,安住当下——读《当下的力量》有感

  不知你有没有过心绪不宁烦乱的什么也不想做,不想和任何人说话,看谁都觉得烦,想一个人躲起来等类似的经历,如果有这样经历想不想知道自己怎么了,想不想从这样的状态走出来呢?

  咨询过的个案中基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境况,我自己也曾经历过。记得疫情中初夏的一天,上午看书精神不集中,走神,心绪烦乱,想着自己帮别人能走出来,可到自己身上,没用啊,而且越想越烦乱,索性决定去棒棰岛走滨海路。 

  习惯性的边走边听《当下的力量实践操作手册》一书的音频,这本书在那段时间每天会读十几分钟,听音频还是第一次,当时的心境听书的注意力不可能集中,就这样有一搭无一搭的边听边欣赏着周边的风景,走了一个小时左右,觅得一处绿地繁茂的草地席地而坐,草地的清香立马将我包围,满眼望着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山峦,再盯着天空中那流动的黑灰色积云就像在看一部史诗般的电影,周围的鸟鸣声也会时不时透过音频飘入进耳,眼耳鼻舌身意的全然启动,让我不知在那种心外无物的“宁静”下停留了多久,只知再开车出来已是黄昏时分。带着一颗沉甸甸的心和乱麻般的大脑进去,出来时已是神清气爽,嘴角又弯上了耳边,说不出的喜悦。 

  1.觉察后的境由心转 

  一个人开车很容易找到心流的感觉,觉知自己刚才转变的过程,想着以前也这样走过,但今天的体验从未这样深刻,与以前的不同是今天音频的内容,有几句格外入心:“当下产生的痛苦都是源自对现状的不接受或无意识的抗拒,从思维层面,这种抗拒是以批判形式存在,从情绪层面会以负面情绪显现”。 

  我之前的“烦”源于我对我当时“烦”的情绪的不接纳、不认可和强烈拒绝,这里有个“我执”即我认为正确的信念:我既然能帮他人处理消极情绪,我就不应该自己有,自己有负面情绪也应该能处理得了。不是“烦”的本身让我抓狂,是“我执”这个信念让自己感觉到的无能,这才是让自己抓狂的真相,以至自己与这个情绪一直对抗,就像“学游泳越挣扎沉的越快”的状态。 

  而当我一人走路时,进入当下状态,抱持着这个“烦”,陪着它,不与我的情绪对抗,才能感受到大自然让我体验“当下的力量”的大礼包:内心两股不同声音的力量在争执,也就是常说的“纠结”,是这两股能量在体内纠缠、打仗,没有向外出去的力,所以人就会感到无力,感到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往内拉往下陷,才会有那种连绵不绝的“烦”。 

  这里有个情绪的ABC理论,也是我们管理情绪问题的ABC理论A是引发你情绪的人或事,B是你的信念或你对事情的看法你的价值观,C是这件事的结果,在这里就是负面情绪。通常,当人们不喜欢C的时候,通常都会去认为是A的原因,尤其是与创造A有关的那个人,所以我们每天疲于奔命,一直在处理阻止缓解沟通协调A以及A相关的人。可是我们不知道,B才是唯一你可以完全控制和改变的因素,引发C的不是A而是B。 

  具体拿上面我的事件我们探索其中的ABC,B是那个“我执”,C是“烦”的负面情绪,而A不是一般事件中常见的人,是我当时的身体不舒服,还有就是之前发生的让我烦的几件事,这些情绪积压在体内一直没有得到合理释放,造成当下想不起来具体的事件,但当我见到事情背后的B时,C的负面情绪就自然不见了。这就是与其改变外在的人、事、物,不如改变我们自己的内心来得省事省力。 

  我们常说“启心动念”,能够让自己烦恼的不是事,而是我们的心,是我们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人生规条。当转变了内心的状态,环境也随之转变,这就是所谓的“境由心转”,心念不一样的,周边的一切都变了。 

  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这本书里就阐述了上面的观点。可能好多人在见到书名时马上会想到活在当下”这四个字,是这样的,试问如何做到呢? 

  生活中是不是有太多道理我们明白,也曾让我们听时心潮澎湃,但回家就一动不动,又过几天忘到爪哇国的经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人没有亲自经历、体验,也就是没有感觉时,学到的是知识,唯有消化运用于生活中才是智慧,达到内心融通彰显内心力量。 

  读这本书不需动用你的思维,读书时只需关注自己的情感反应,自己原本的很多知识在阅读过程中,会从你的细胞中被激释放;而我们生命中所有体验在身体是有记忆的,也会通过书的文字让我们唤醒身体中的各种记忆,去体会、去看到,去发现我们内在智慧从字里行间去感受震撼心灵深处的能量 

  当我们从灵魂深处去感受到那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们会见到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即找到觉知生活的状态,帮我们去体验梳理,按照书里的内容改变我们困惑的生活我们增加快乐变得更加积极。 

  2.接纳才会感受当下 

  一切痛苦和困难都是礼物内心的抗拒就是通过心理的批判和消极的情绪,对于当下时刻说不。当事情出错的时候,也就是你思维的要求和期望与现实之间有差距的时候,内心抗拒就会变得尤其明显。试想一下,当你抗拒你的身体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是不是变得古板而僵硬,有紧张感,整个的身体都会收缩这时你原本自由流动的生命能量就会受到限制就像你端茶杯去倒热水当你觉得特别烫的时候,忍受不了开水的那份滚烫你自然就会放下。而当你放下这份抗拒,就会感觉到非常的轻松清新宁静,这就是因势利导的无为智慧。 

  正如我们每个人都有发麻的经历这时你又跺脚伸臂,麻的感觉是不是越来越强烈如果脚麻时,我们把腿放,不要有任何的外力压着专注的迎着麻的感觉去感受它,相信不会超过一分钟,麻的感觉消失这就是当下力量的运用,它在告诉我们,在遇到痛苦的时候,只要我们不挣扎,和他平安相处,我们的智慧才会得以显现 

  新冠疫情的2020年给每个人都带来了不同以往生活的体会,一些专家也把这一年称之为心力时代的元年。疫情下的居家生活让更多人和自己的心连接,回归家庭、回归自我。有些人说自己感受到生命中从没有过的美好,一片叶子,一朵鲜花都让自己感动,感受到伴侣的深情和呵护;也有人在相对封闭的居住环境中,知道了生命中哪些是我要的、哪些不是我要的,不再将就,不再委屈自己;还有一些人知道了痛苦,能够积极主动拨打心理热线,借助专业力量帮助自己走出心灵沼泽地。 

  电影《一代宗师》的最后,宫二对叶问说: “练武之人有三个境界,见众生,见天地,见自己。” 人活一世,终究也要过这三重门: 见众生,得以窥见众生相,学会宽容;见天地,感受伟大与渺小,懂得谦卑;见自我,体会内心和本真,变得豁达。   

  我们不能改变每一件生活中发生在我们身上小事,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感受它的方式。正所谓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熟悉自己所处的“现在”,你可以在生活里体验更多的专注、平静和清澈世界是你内在的反应。当你被改变了,你的整个世界就改变了。当我们的内在和谐了,与周围的人事物关系也就和谐了,这个社会也就和谐了。 

  后半生做一个“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之人,目之所及,皆是风景;所到之处,皆有阳光。 

    

  作者:丁晖(默萱),致公党大连市西岗区基层委员会党员辽宁百浚文化教育科技咨询有限公司经理、大连天下心瑞家风家教传承学习院联合创始人。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