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下午,致公党温州市委会副主委金丽琴带领龙湾基层委、温州医科大学基层委赴龙湾督察“五水共治”工作。
调研组先后查看了黄石山后河永中段和瑶溪朱宅新河。黄石山后河河道河面整洁、水质清澈;朱宅新河河面及两侧河道整洁,未发现黑臭现象。调查组还分别对两处河水取样进行水样微生物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黄石山后河、朱宅新河水中菌落总数分别为1.1×104cfu/mL、1.5×105cfu/mL;大肠菌群MPN分别为23800个/L、>23800个/L。检测结果与第一次暗访取样检测相比,有了较大改进,但仍未达到清洁水的标准。
最后,调查组就龙湾区“五水共治”工作总体情况及存在问题与龙湾区水利局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从督察的两条河道整治情况看,龙湾区治水工作取得一定成果,主要取决于领导重视,河长制责任落实到位;治理方法得当,采取“一河一策”分类整治;实现标本兼治,严管严控源头污染,加大管网建设;群众治水意识加强,生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现象逐渐改善等等。但从调查组多次明察暗访及全区整体情况看,龙湾区“五水共治”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部门工作合力有待加强。“五水共治”是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水利、交通、环保、住建、农林、城管等多个部门,工作中易造成多头管理、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现象,不利于“五水共治”工作的有序推进。二是黑臭河整治长效管理机制有待健全。近年来,龙湾区黑臭河整治工作虽能顺利完成整治验收,取得一定成效,但已验收的黑臭河整治提升及长效管理机制还不健全,河道黑臭存在反弹风险。三是全民治水氛围有待加强。由于治水促转型带来一定程度的发展阵痛,一些企业和群众主动参与治水的积极性不高;加上龙湾外来人口超过总人口的一半,缺乏家乡情结,文化程度和环保意识也相对偏低,距离全民自觉参与“五水共治”氛围尚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