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不慎崴脚,窝在家只做三件事:吃饭,睡觉和看书。
坐在书房,书架上台湾作家吴念真的散文集《这些人,那些事》又入眼帘。这本书不是一年前拜读过的么?不是第一篇《母难月》就把我惹哭哭出《大宝》一文的么?不知为何,此刻的我突然想再次受“虐”,于是,祖国生日这天的午后,小小的阳台书房,悄无声息地下了一场明媚的太阳雨。
散文集共有五辑,每辑的故事主角都不尽相同。作者用情义作为主线,贯穿始终。在他笔下,亲情,乡情,爱情,友情,纷纷亮相。篇篇纪实美文,犹如一颗颗糖衣炮弹,分分钟把我秒杀。
第一辑,作者写的是心底最挂念的人:母亲,父亲,还有自杀的弟弟。关于弟弟的篇幅,长达22页!弟弟在艰难的谋生过程中,努力过,但失败多于成功,最后面对巨额钱庄债款,深知无力回天,选择了和家人永别。面对这样一个弟弟,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无数次施以援手后,最终无力挽狂澜。
多么痛的领悟!然而不得不承认,类似的事情在我们身边时有发生。一位友人的儿子不小心惹上了高利贷,朋友是打算支付这笔孽债的,无奈小后生无法承受心灵之负重,吞下安眠药,从此父子永别。朋友一夜白发过半,再也没有振作起来。
年轻人不知生死的轻重,一走了之后,留给亲人的是暗无天日的余生。愿男女老少都珍爱生命,为自己和亲人健康快乐地活着。活着,就好!
作者不仅是位有担当的兄长,还是一个重乡情的人。这点从他对故乡和小伙伴的怀念可见一二。在第二辑的《告别》里,作者站在山头,望着即将空无人烟的村子,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几十年人生……一转头,什么都没有!……我的孩子将和我一样,也是一个连故乡都没有的人么?(三年后,作者故乡的村子从台湾的行政区域上永远地被除籍。)
看到这里,我有些哽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那已过80高龄、从未谋面的老舅公告别台湾妻儿,回到大陆和阔别40多载的故乡亲人相拥而泣的那个场景,至今都令我记忆犹新。浓浓的乡情,亦是化不去的乡愁,构成了每个他乡游子内心最动情的软肋。其实,上世纪后几十年里,这样的场景剧每天都在上演。辛苦了大半辈子,这些能叶落归根的老人终究是幸福和善终的。
关于爱情这一永恒话题,作者也不能免俗。只是他迂回百转,淡妆浓抹,向人们述说着一个个别人的故事。无论是真情,多情,滥情,还是薄情,虚情,无情,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典故。这些众生百相,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作者写出这些故事和人物,我个人理解,应该无意于让读者对其人其事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进行表扬或批判,而是用剖析的广角,透视人性而已。至于触动和感慨,就因人而异,见仁见智了。
最欣赏第四辑中的《美满》一篇。历经战乱世事的女主角美满,刚过八十寿辰,便在观音山上建了一个塔位,把已经往生的两个老公放在一起,说:以后自己也要住进去。三个人从没睡在一起过,那种滋味……我就不信那两个死人不想试试看!不看原文,你是不知道这个老妇人情商有多高!在这个故事里,三个重情重义的男人和女人,以及孝顺懂事的儿女,在几十年的光阴里,用善良、责任和感恩共同维系了这份阴差阳错的生活。这份既耐得住油盐柴米、又经得起风花雪月的相濡以沫,比起当下社会上一些只讲玫瑰花和名牌包包的所谓爱情,实在是要高出许多的档次。
在男女之间的感情世界里,真爱与伪爱,只能当事人用心去感受和感悟。愿天下有情人终成有情人,不负真情与真爱。
作者不愧是台湾最会说故事的人。没读他文章之前,以为他是文绉绉一枚,台湾人嘛。看过之后,才发现他用最直白的语言,最接地气的口吻,把人性说得透骨新鲜,酣畅淋漓,让人直呼过瘾。整个散文集,除了标准的国语,他还分别动用了台湾土话、谐音字、日语、英语甚至符号来表达情节,各式人物,或卑微丑陋,或质朴高尚,由此立体地浮现在读者面前。
这些人,那些事,都只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它们所折射的,是让我们对照思考自我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人生不能只有眼前的苟且,还要有情义充盈内心。情义本身不但贵重,它还可以温润心灵,滋养情怀,蕴育感恩。心中装着情义的人,懂人性,知法度,拥抱亲人,温暖他人,善待自己,和谐社会。
情义人生,我们且行且珍惜。(张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