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你博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从1998到2014

 


我在动身前三天才得到挂职之确切消息。确有些措手不及。

 

在参加省委组织部召开的挂职干部动员大会时,我仍旧有些云里雾里,感觉如此不真实。

 

之前是知道有这样的机会,也知道致公党云南省委的领导们一直在为这件事而努力奔忙,但我自己却并没有当成一件真事。毕竟,自己1998年后,民主党派干部能够跻身于省委组织部组织的全省干部挂职之例者几乎没有。

 

年过四十的我本应让自己的生活趋向更加平稳的方向。毕竟,身为女干部,又是一名民主党派中年女干部,同时也是一名3岁幼童的母亲,我有着自己对生活的清晰定位。

 

确实有些抗拒,同时又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奈,关于,身不由已。

 

单位把我送到双柏县的那天是2014年7月1日,天气极好。

 

幽蓝的天空本是红土高原的特产,倒也不见双柏的天空有多独树一帜。只是愈临近双柏确实感觉到空气越来越清新了。还有,那弯弯的山道及两旁的山景也叫人有些在意。是有些动人处的。

 

抵达,欢迎。

 

送入宿舍。

 

一切都是寻常的程序。匆匆地碰面,一堆陌生的脸仍旧显得如此陌生。甚至如此,遥远。

 

单位的同志离开时我才真切感觉到了内心复杂的情绪。突然想起数年前送单位一位小同志赴德宏锻炼,临别,望着芒市充满异国情调的曼妙街景我由衷地感叹:"好好享受吧。"而他不过轻轻地叹了一息:"享受什么哟,我可是典型的城市动物。"

 

所谓城市动物的定位并不适于我,但此处,距离我的家所在的位置确约250公里。而我在此,人生地不熟且一身孑然。

 

才过了几天,我的伤感情绪就被一一冲淡了。因为我很快就发现自己相当幸运。因为我来到的地方,是双柏。

 

首先,这里有一个极其卓越而且团结实干、积极向上的领导班子。这个班子敞开怀抱,从容地接纳了我。班子成员约四分之三以上是交流干部,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同志也和我一样,独自来到双柏,抛家舍业、只身奋战。可是这样的说法并不确切,因为,虽然由来自背负不同背景、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组合而成,大家却又是一个集体,或者说,大家组成了一个有机体,共同工作、互相支撑。

 

身居双柏衙门要职的他们,在某些人眼中可谓高高在上,叱咤风云,但我近距离观察的结果,他们其实也只不过是一群凡夫俗子,甚至是几个可爱的普通人。

 

三餐,特别是中餐和晚餐时间通常是我们交流得最多的时候,大家畅所欲言着,气氛总是那么轻松活跃。当然也会有看法不一致的时候,但思想火花碰撞的结果总是让我收获颇多。其外,各人工作中的酸甜苦辣、生活上的烦躁郁闷,有时也不过是玩笑中的谈资。真真的是,一笑而过。

 

与我同年、比我小几个月的县委书记,简历齐备,睿智的他特别有思想,总是其言灼灼、见地独道。因为太过操劳,才逾四十的他早早谢顶。于是我们有时悄悄戏称他为"五楼那个光头"--他的办公室设在办公楼的五楼,那里常常在夜晚也灯火通明。还有,他总也最晚一个来吃饭的人--越是临近下班越有无数人等涌入他的办公室。没完没了。

 

除了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才华横溢的诗人县长总是佳作不断。努力工作、热爱生活他的微信内容总是丰富多彩。除了不断发表自己的作品,他还有一个极好的习惯,无论对方是一般干部还是处级领导,只要微信内容是他所认同的,他从来也不吝惜他的点赞。这无形的鼓励让他周围的许多人感受到了一种特别的温暖。

 

在一二把手的身教言传之下,双柏打造出了今天这样一支自上而下作风严谨、踏实肯干的队伍。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尽管如此,我们也毕竟只是一堆血肉之躯。2014年的最后一天,人高马大、个性开朗的常务副县长做一件在我看来跟他的长相气质八杆子打不着的极其感性的事情,他居然给远在楚雄市随妻子生活的儿子写了一封信。

 

那封信里反复出现了一句话:"你是爸爸的骄傲!"

 

仔细品味一番,信里除了谆谆教诲与殷切寄望外,更多的却是满满歉意,最需要表达是这样的意思:对不起,爸爸不能像大多数父亲一样常常陪在自己儿子的身边,但我很爱你,而你一定要好好地茁壮成长......

 

有一位已经调走的大姐在曾经开着玩笑含嗔带怨地讲过这样的话:"是谁发明了‘交流干部这种玩艺儿?!"毋庸置疑,交流干部制度确实在中国的行政体制中发挥出极其优越的巨大作用。但又有谁知道,那后面,却有着无数夫妻的遥遥相望及很多父母与子女的天各一方!

 

但我还是很庆幸,我来到的地方是双柏。如前所述,这是一座虎的城,生肖属虎的我自然会因此而油生出一份亲切感。

 

此外,我并不是第一个来到双柏挂职的民主党派干部。更准确地说,我可谓双柏历史上第二个致公人。送我到双柏的骆瑞麟同志,官居致公党云南省委专职副主委之前的1996年至1998年曾任双柏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挂职)。巧合?或者根本是省委组织部刻意地安排吧。为了,承上启下并保持某种连贯性?

 

我从进入致公党云南省委伊始就知道骆副主委的这段历史。因为十几年来他一直有一个口头禅从未变过:"我们双柏......"

 

"我们双柏,雾真是大。"

 

"我们双柏,什么都好,就是太穷了。"

 

"我们双柏,人最朴实勤劳!"

 

在前几年酒歌盛行的时候,他的代表作一定是《小小酒杯团罗罗》。我在《民歌双柏集》中一眼就认出了这首我太熟悉不过的歌曲。

 

随后,在双柏工作生活时,若是提起"骆瑞麟"这个名字,我总能听到无数的溢美之词。从大家的评价里我勾画出了1996年1998年的骆副县长的形象:工作认真负责、身先士卒,敢想敢干,勇于担当。没有架子,为人特别亲切和善,对人真诚热情。

 

我所能够做的,只有一件事:尽我所能,投身工作。作为一名从省城来的民主党派挂职干部,我与分管的旅游工作的接合点在哪里?如何让双柏丰富的文化财富变成老百姓手中真正的财富?每每有人问及"民主党派机关是做什么的?""致公党是什么样的党"此类问题,我张嘴就来,俨然成了一名义务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宣讲员。周围同志的工作热情亦时刻激励着我,我只能这样做,努力地,更加努力地工作。忍受着与家人与家庭的分离等痛苦、克服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下乡、调研、加强学习......想尽一切办法,为双柏地发展倾尽我的一份力。所有的一切已,关乎到一份责任。就算这两年的挂职对于我个人所谓的仕途发展而言毫无意义,但那仍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更重要地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我代表的不仅是我自己,更有我身后的组织,甚至可以说,现在的我,所代表的,是所有云南省民主党派年轻干部!

 

2015年2月,致公党云南省委杨萍秘书长受领导所托到双柏来看望我,同时她也带了好消息:致公党云南省委将继与云南省科技厅签定战略合作协议后又将与致公党北京市委等开展合作,省委领导将把对双柏的帮扶作为合作中一项重要的合作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民主党派的资源整合力量是极其有限的,但是,最起码,我们在努力着,这所作所为都只传达着一种信息,那就是,我们民主党派成员,我们致公人,对于这个叫双柏的地方的一片赤诚之心!

 

因为来到双柏,我开始相信了所谓天意的存在。这天意,不仅存在于我与双柏之间,更联接起致公党与双柏:从1998到2014,走到了2015,延续至2016,但这仅也是个转折点吧。相信在此之后,2017、2018......将会有更多的致公党人走进这个名叫双柏的地方。

 

有些缘份是天生注定的,很难割断。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