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你博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我的引凤路,我的致公路
    我们每人都是“昨天与明天”之间行者。时光飞逝,转眼“引凤工程”已逮六届。 今年三月在“引凤工程第六届活动工作部署会”上,致公党江苏省委拍摄并播放了一部反映1-5届精彩难忘瞬间专题片《侨海报国》。作为一名从首届活动参与至今的致公党员,回顾往昔一幕幕从本党任你博到无数党员亲历亲为;从各地领导到高校校长、统战部负责人聚力;从每届活动筹备实地线路考察,到活动中对接用人单位、留学人员实现落户签约。往事如昨,我不禁为自己是一名致公党员有幸全程参加而倍感自豪。

  作者龚静近照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我与“引凤工程”缘份,最初始于2009年深秋十月一个电话,打电话者是致公党江苏省委联络处徐放处长。来电内容看似寻常:省委将组织“海外留学人员江苏行考察联谊活动”需找一个承办单位。但其中创意却意味深长:海外发动由致公党员安生文教基金会张梧华先生负责;地接吃住行最好也由致公党员所在的旅行社承接。接此电话,我内心十分激动。据我所知当时仅南京市党员中就有好几位与我一样为此行高管。接着,他又进一步提出这是省委开创工作新局面,与传统意义上的旅行社业务不同,这一活动今后要更多宣传江苏创业环境、为海外博士引进对接、开展各级组织与海外留学人员联谊。从任务交待中我深深感到信任与挑战。

    当时我已是一名十年党龄的致公党员,且担任江苏金陵商务国际旅行社助理总经理。带着省委信任,通话翌日,我便亲自带旅行社同事前往省委机关拜访,从此开始了与省委联络处一同方案谋划、承担分配任务。一周后便按省委筹备方案——首届对接五个城市,且要求统一入住高校宾馆,一家家实地考察、选择、落实。为不负省委重托,在众多导游中挑选最优秀人员参加,不仅事前组织培训,而且特别要求承担任务导游必须胜任江苏创新创业环境介绍,要与各地党员志愿者同样具有亲和力。

首届活动由此拉开序幕,虽然当年上海举办“世博会”国际机票价格上涨,最终成行海外博士共25位。但目睹首届活动结束签约落户突破,尤其是被中组部“千人计划”网站报道,我们每位工作人员均深受鼓舞,为致公党开展此项活动充满自豪,并见证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同甘共苦 共同创新

一切传奇皆与真情付出难分。首届活动成功,让我们共同目睹了多党合作事业的生动——江苏省长李学勇为引凤工程亲自批示。从此,省财政每年拨专款支持致公党江苏省委开展此项工作。从此海外发动面扩大了,从第二届起海外宣传报名已不再囿于美国、英国、日本,而是迅速在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典、比利时、新加坡不胫而走。随着“引凤工程”为面广量大为梦想千里行的青年海外博士寻找创业舞台清晰定位,寻求回国发展海外学子更是报名剧增。

从第二届起参与人数增多,工作挑战也越来越大。再加上活动实际组织者徐处长是一位所有结局必须完美,如果不完美就一定不是结局的人——工作要求不但要超前、而且凡事都要细之又细;每届活动从 “联谊见面会”开始即要求尽可能记住每位博士姓名;为保证行程顺利,要求每日集中乘车引导有条不紊;为节约用房开支,针对留学人员回国一次不易,时离时归与引才单位见面,要求我们每日及时调整用房。为此,那些日子每晚海外博士们休息后,我们都要开会总结当日部署第二天分工。集体会开完后,我们旅行社人员还要开小会。“夜深人未静”是引凤工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每当我们第二天看到海外博士与一个个用人单位顺利对接,一幕幕真诚问坦诚答交流场面;看到海外学子与本党参与服务的各市党员一同联谊,打出横幅留影时一张张笑脸,此刻又充满了主人般快乐!

当我从《侨海报国》片中看到留学人员夜色中跨越城市,在车上与省委机关干部歌声互动,而一直喜欢唱歌的我此时却先行落实住房,无缘身临其境,既羡慕又真实感受到了致公党集体力量。

 真情奉献 赢得赞誉

记得“引凤工程”第四届工作总结会上,我们每个人都为常州大学人事处管春英处长一席话而动容:“这么多年来,致公党一直是用真情做引凤工程的,正是这种真情感动了海外博士,也感动了我们每一个参与单位”。

中国致公党是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和其它有海外关系的代表性人士为主组成的,致力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引凤工程最先让海外博士感到意外的便是“细”。在首届活动中,当我们在前来参加活动的留美博士生日当天,送上生日蛋糕、点燃祝福蜡烛之际,所有在场人员无不为之感动。

当每届前来参加活动留学人员走出机场正踌躕寻找目的地、活动中希望见到心中想见的院长一吐抱负展示所学时,此刻由教授、政协委员、政府公务员以及企业家组成的致公党员志愿者,不仅与其握手而且一定前往引路了,当留学人员得知这些“志愿者”身份时,我能想象他们一定从此记住了致公党员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真情还体现在创新上,当省委访问团近年来在海外发动中了解到不少海外单身博士,不仅期待相遇理想发展岗位,亦希望通过活动能结识到心中的另一位,引凤工程由此产生了“魅力留青——非诚勿扰”。

为方便留学人员了解江苏各地引才政策,方便各地引才单位了解留学人员学术造诣,省委每届活动都要编印《活动手册》、《江苏各地引才政策》、《海外留学人员情况介绍》。为让每届留学人员更深走进江苏、更多感受江苏而不虚此行,活动举办前省委总是带领我们一遍遍实地考察精心选择。

海外留学人员落户后,省委领导更是要求我们不应止步活动举办,而应更多心系留学人员“引进来、留下来、长起来”提供服务、、、、正是因为真情,每届结束之际,便有留学人员自发赠送花篮、赠送写下祝福语集体签名、分别时依依不舍、落户后选择加入致公党。

  成为品牌 为之骄傲

我出生于一个致公党世家,外祖父、母亲与我三代人都是致公党员。参加“引凤工程”,在我加入致公党的人生路上使我对致力为公认识更加深入——“致力为公”是我们每个人在书写历史,而这一主题又更要靠我们用心书写。

如今,“引凤工程”已走出了江苏,其影响在全国各省市广为知晓,中国驻外许多使领馆积极配合,口碑在海外留学人员群体中不断传播。万钢主席寄语:“希望江苏把引凤工程坚持下去,把海外人才引进来,为江苏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2011年“引凤工程”荣获中央统战部“全国社会服务优秀成果奖”。2012年在中国致公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张德江更是在贺词中充分肯定了“引凤工程”社会影响。这既是致公党全党骄傲,也是我们每一位参与“引凤工程”党员的自豪。

亲历引凤工程还让我认识到,这虽是“大时代里的小故事”,但从中却启示我们工作创新意义、服务他人快乐、聚力社会发展人生价值。人生,只有当自己真正追求有益社会、服务他人,人生才会真正有意义。

作为一名党员,人生旅途走过“引凤工程”,这段路不仅早已成为个人难忘记忆,“致力为公”不仅是做人的选择,更像在历史的长河里泛舟履行,无悔人生的明天成为昨天。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