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你博

图片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 顶部内容

华侨先锋,赤子功勋——关于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的伟大壮举(下)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来,世界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也有长足发展。今天,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流,但日本还有少数右翼分子篡改历史,为侵华战争翻案,鼓吹军国主义。因此,回顾南洋华侨抗日爱国的历史和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的壮举,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和历史意义。

  滇缅路上写春秋

  滇缅公路抢修完成,急需大批汽车驾驶人员和机修人员。设在新加坡的西南运输处负责人去拜见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昆明西南运输处总处宋子良又致电陈嘉庚先生,提出招募华侨机工事宜。时任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认为此事关系抗日大业,义不容辞,立即召开南侨总会专门会议,决定采取以下措施:一在各地华侨报纸上发布第六号通告招募;二直接致函各地属会,要求“从速进行办理”,为祖国抗日输送最优秀的志愿者。为此,陈嘉庚先生亲自到各地发表演说,借助华侨报纸,使招募机工消息传遍南洋各地,深入到华侨社会的家家户户,使抗日救亡的思想深入人心。 

  一时间,千千万万华侨青年无不热血沸腾,义愤填膺,他们像潮水般涌至各报名点。有的瞒着父母妻子,有的多报少报年龄,有的女扮男装(李月美、白雪娇、陈娇珍、朱雪珍四人),踊跃报名,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有5000多人报名,经过筛选录取3200人。

  机工回国前,各地华侨社团早已为他们作了各种准备:请中学教员为机工们补习文化,请体育教员对机工们作入伍前的军事训练,裁缝店给每位机工赠送中山装、短便衣各一套,橡胶厂给每位机工赠送一双球鞋,百货店赠给每人一条英国羊毛毯,酒楼在机工出发前招待一顿送行的“顺风酒”……这样,整个南洋华侨社会都动员起来,沸腾起来了。每欢送一批机工出发的那一天,满街都贴满了标语,华侨社会几乎倾城出动,街上挤满了激动的人群,口号声、欢呼声响如狂涛,到了码头、更是人潮如海,万人空巷。父送子、妻送夫,惜别的哭声,报国的誓言,激动人心,震天动地。

  1939年3月至8月,3200名南侨机工肩负着当时南洋800万华侨的重托,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民族责任感,先后分九批由越南、仰光、香港三条路线来到昆明,参加抗日救国的斗争。

  1939年正是祖国半壁河山陷入敌手,沿海港口被日寇封锁,滇缅公路成为我国对外的唯一国际通道。世界各国和海外华侨支援我们的抗日军用物资全部依靠这条公路输入,被誉为“中国最后一条陆路输血线”。3200名南侨机工回国后就在这条“输血线”上担负着极为繁重的军运工作,谱写了抗日战争史上光辉的一页。

  滇缅公路刚刚突击建成,运输条件十分艰苦。山高、路窄、坡陡、弯急。在滇缅路上搞军运,一般都要闯五六道生死关。一是道路险关,二是泥泞塌方关,三是车多造成的磨擦关,四是瘴疟关,五饥饿寒暑关,六是日寇轰炸关。

  南侨机工日夜奔驰,从腊戌把满载军用物资的新车驶回遮放,像接力赛跑,一段段运回昆明,再转运到贵阳、重庆和前线。

  从畹町到遮放,要越过三台山,山坡又长又陡。国民政府汽车兵团接来一批新车,开不上坡摔下来,再爬再摔,一连摔下了6辆,真叫人胆战心惊!南侨机工主动上前,熟练地帮他们把车一辆辆开上去,还向他们传授技艺。

  由于军运急、任务重,虽然当时出车一般都是分队集体行动,一人一车,包干负责,有时也可单人独车出发,争先完成任务。一次,机工周开定单人独车夜闯三台山,当车行至山顶时,突然雷雨交加,狂风刮倒大树,正打中他的驾驶室,不幸意外殉职。

  过了三台坡,还有南天坡、瓦窑坡、麦庄坡、铁丝窝坡、漾濞坡、江岩坡、天子庙坡、级山坡、老哨坡等“十大坡”。一次美国军车来到麦庄丫口,见坡陡难上,司机惊呼:“见鬼!中国人是怎样在这里开车的呢?”干脆停车不动。南侨机工熟练地替他驾车爬过坡去,美国司机高兴连喊:“OK!”

  还有更险的猴跳崖、鬼门关……但是,再陡再险的路都难不倒南侨机工。如遇最陡处上不去时,后面车的司机,立即下来用垫木帮垫住后轮,待引擎退热后再继续往上爬。又如上下陡坡又碰急转弯的窄路,他们就在急弯处架上渡板,前轮过后,后轮靠外边的轮子正好从渡板上滚过,避免后轮悬空翻车。

  但是,意外的情况总有发生,刘春泉闯过“六关”到贵州,在平彝碰到下大雪,路滑,车在下坡拐弯处下滑,连人带车翻筋斗滚下去,车上所载炸药飞出去,幸未爆炸,他紧抱方向盘随车滚下,幸未负伤。林正良驾车到惠通桥附近悬崖峭壁处,由于刹车失灵,连人带车掉进山谷深渊中牺牲了。邱九良从老鲁田段的山路翻车,连人带车,掉进滚滚的怒江中。一次,黄昌文因拉的汽油太多太沉,在快到麦庄坡时,车子往后滑,连人带车整个翻了下去,连尸体都没找到。

  1941年1月,功果桥遭九架敌机轰炸,桥面被炸入江中,机工们立即协同筑路工人用汽油桶扎成浮筏,冒着生命危险将满载军用物资的汽车一辆辆地开过江去,领头的汽车是机工王亚六开的。

  1942年5月4日,大批敌机轰炸保山。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许多无辜百姓和学生惨死在敌人的炸弹下。其中,还有几位机工也遇难。一位不知姓名的机工的头颅被炸飞了,可身子还正正地坐在驾驶座上,双手仍紧握着方向盘……啊,方向盘,南侨机工至死不放手中的方向盘!多少机工为它而来,为它而战,用它谱写着壮丽的人生!

  在千里滇缅公路上,南侨机工的勇士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忍受着瘴疟病痛的折磨,冒着敌机狂轰滥炸之危险,迂迴于陡坡险崖之上,不怕苦不怕死,艰苦奋战,保证了滇缅公路的畅通,保证了军用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前线。据不完全统计,从1939年至1942年5月,滇缅公路上抢运物资共45万吨,南侨机工是主力,直接支援了抗日前线。南侨机工还在四川、贵州、广西、湖南等省公路上运送军用物资,以及配合盟军反攻,在中印公路上抢运军火兵员。3200多名南侨机工在执行任务中,有1000多人因战火、车祸和瘴疟,为抗日战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成为无名英雄。抗战胜利后,有1000多名南侨机工和眷属返回南洋。其余的由于未赶上办理南返手续,或因其他各种原因留在国内,多数人仍然过着艰苦清寒的生活,解放后算是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但曾几何时,在极“左”路线下,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南侨机工仍难逃厄运,深受其害。尤其在“文革”中,不少人遭受不公正待遇。或被指“里通外国”的“特嫌”,或被诬为“国民党的走狗”、“隐藏很深的阶级敌人”等,身心受到极大的打击,有的被迫害致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小平同志肯定“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以后,通过省的侨务部门的努力,云南省委制定了《关于解决南洋华侨机工历史遗留问题的决定》、中央有关部门又下发了《关于给已退休的原南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成员生活补贴费的通知》从政治上、生活上使南洋侨机工的问题一一得到解决。在新世纪开始的时候,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在一文件中指出:南洋华侨抗日回国机工“为祖国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就是历史的公正结论。

  1989年7月7日,正值南侨机工回国参战50周年纪念之际,为了缅怀南侨机工的历史功绩,表彰和弘扬华侨的爱国主义精神,云南省人民政府在南侨机工日夜奋战的滇缅公路的起点——昆明西山公园,树立起一座雄伟庄严的“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

  走过60多年的风风雨雨,走过60多年坎坷沧桑,南侨机工的拳拳赤子心赢得了社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

  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陈嘉庚国际学会会长李远哲博士题词:“千辛万苦,百折不挠。南侨机工的血泪永留青史”。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题词:“爱心奉献,情深高远。”

  著名社会活动家、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会长张楚琨题词:“赤子功勋。南侨机工的光荣历史永存。”

  著名历史学家庄为玑教授题词:“历史是公正的,南侨机工的业绩是不会遗忘的。”

  云南省政要高治国、梁家题词:“艰难困苦,才能显示出信念的力量,坎坷曲折,才能闪耀理想的光芒。”

  诸多题词,难以一一尽举。多少社会名流、友好人士及各界群众,对南侨机工可歌可泣的壮举和伟绩,无不激动万分,耿耿于怀,倍加敬仰和崇敬。

  正值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中央和各地的电视台、新闻单位纷纷采访南侨机工,宣传他们的丰功伟绩,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今天,幸存和健在的南侨机工全国只几十人,留滇的只12人,且年事已高,最小的86岁,最大的90多岁。南侨机工云南联谊会己成为团结、教育和联络南侨机工及其后代的著名人民团体。南侨机工以及他们子孙们正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为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而共同奋斗!

  机工精神昭日月

  南侨机工回国参加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其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究竟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搞清两点:

    一、中国的抗日战争,起初是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是中国与日本两国的战争;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战争扩大到亚太地区进行,是亚太国家、欧洲国家(主要是英、美、法)与日本之间的多国性的世界战争。由于日本最终战略目标是称霸太平洋,因此,中国的抗日战争一开始就具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性质、地位和意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中日战争又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日本战争的目标是征服中国,中国的战争目标是作为统一、独立国家而反对日本的入侵,最后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因此,中国的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都是中国抗日战争的组成部分,敌后人民、前线作战部队、后方人民、海外华侨,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中国人民的四大主体部分。 

  以上两点,是我们论证南侨机工回国参加抗日战争的原因、性质、地位和意义的前提。

  1938年10月,武汉、广州相继沦陷后,我国东南地区的进出口交通线中断,滇越铁路受制于法国殖民当局的约束不得使用。大批由香港转运至缅甸仰光的作战物资,急待通过滇缅公路运往前线。在这种情况下,国民政府西南运输处请求陈嘉庚先生派出汽车司机和汽车修理技工支援抢运作战物资。陈先生从1939年3月至8月,先后组织3200名南洋华侨机工,分九批回国抗日服务。这便是南侨机工回国参加抗日战争的直接的和具体的原因。

  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只要存在着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这一客观因素,中国人民被迫奋起反击,海外广大华侨被迫竭尽全力支援祖国的抗日救国斗争,就事所必然,为之难免。南侨机工回国参加抗日战争,亦事非偶然,是必然要发生的事件。

  只要日本帝国主义不放弃侵略扩张的政策,不放弃妄图征服中国,征服亚洲、称霸世界的政策,中日间的冲突和全面战争就不可避免,海外华侨派出自己优秀子弟回国参加保家卫国的抗日战争的行动就不可避免。离开日本帝国主义“九一八”以来步步发动侵略战争过程,从而导致海外华侨抗日救国运动不断高涨的历史背景,无法对南侨机工回国参加抗战这一历史事件和产生这一行为的深层次原因作出正确的说明。因此,我们要从抗日救国运动的社会原因中,正确认识南侨机工回国参加抗战的历史事件。

  南侨机工回国参加抗日战争,正如人们对任何一个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进行评价那样,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历史的社会效益和历史的结果上考察,才能给予真切、实际的评价。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来势凶猛,咄咄逼人,扬言在三月内灭亡中国。在祖国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海外华侨被抗日救国这面大旗迅速地凝聚起来,并迅速地形成一个声音、一个力量,一个拳头,去迎击日本帝国主义这个凶恶的来犯者。

  南洋华侨虽漂泊异国,身处逆境、势孤力单,又受殖民主义统治的压迫和刁难,但是不畏惧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凶狠、残暴,奋起斗争,迅速掀起了空前的抗日救国运动高潮,确实做到了“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他们在侨居地,从政治上、经济上同日本帝国主义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们竭尽全力,以巨大的财力和物力,长期地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断地派遣自己优秀儿女回国直接参加对日作战。历史表明:“七七事变”后,日本侵华战争开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华侨的抗日救国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时期是华侨在政治上进入了一个新的觉醒时期。就在这一时期里,南洋华侨成立了自己统一的领导机构——南侨总会。

  南侨机工回国参加抗日战争,是南洋华侨抗日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南洋华侨和南侨机工在政治上新觉醒的重要表现。南洋华侨在以巨大财力、物力,大力和长期支援祖国抗日战争中,能够号召、动员并组织自己的优秀子弟回国直接参加抗日战争,不仅有力地表明了南洋华侨抗日救国的最高领导机构为了御侮、保家、卫国在华侨社会中的巨大动员能力,以及这种动员能力所显示的广度和深度。更为重要的是,南洋华侨能以这样大的规模,这样快的速度,这样严密的组织,这样高的标准,选拔出这么多的优秀、勇敢的子弟,派遣回国直接参与拯救民族危亡的战斗,深刻地表明了在华侨社会中蕴藏着巨大的由爱国主义凝聚起来抗日救国的力量,也表明了在民族危机面前,由华侨的人心所向和一致的政治倾向而产生的华侨社会的整体能动作用。而这种能动作用,恰恰就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不畏强暴这一民族固有素质的一种“功能性”的表象。这实际表明:当中华民族出现危机的时候,中国人民和广大华侨绝不是“一盘散沙”和“几颗沙粒”。唯物史观中有一条要义:当历史进入到非要解决某一问题的时候,只在具备了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时,人民就会爆发出一种翻天覆地的力量。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愚蠢之举,正是这样地被抛进了历史的“垃圾箱”里。

  3200多名南侨机工回国后,立即投入到滇缅公路上抢运作战物资的运输队伍中来,对当时中国西南唯一可以依赖的一条国际通道——滇缅公路的运输力量是一个重要的、有力的增援,从运输战线上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滇缅公路和滇缅公路上的运输,在1938年以后中国的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全部意义,就在于从战略的高度上支持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历史的实际表明,它从交通运输和作战补给方面,为保证抗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200名南侨机工在这方面作出的牺牲和贡献是巨大的。

  总之,3200名南侨机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总体构成中的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所从事的后方军事运输工作,从后勤补给方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也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难能可贵的牺牲和贡献。我们的结论是:

  南侨机工是优秀的中华儿女! 

  南侨机工是南洋华侨的英雄!

  南侨机工的英烈永垂不朽!

  参考书目:  

  1.《云南省志?侨务志》

  2.《陈嘉庚与南侨机工》林少川

  3.《南侨机工归国抗日史》秦钦峙

  4.《血肉筑成抗战路》云南省政协文史委

  5.《南侨风》南侨机工云南联谊会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