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姆斯特丹的达姆广场上一片欢腾的海洋)
从2012年回国,转眼间工作已经两年。在国内的这两年中,工作学习一切顺利,更可喜的是,我从一名普通群众成长为了一名中国致公党党员。
在中国,我是一名归侨,一位青年歌唱家,一名致公党党员;在荷兰,我曾在荷兰国家歌剧院工作,曾度过了漫长的留学生涯。但无论在中国或在荷兰,我感受到最重要的是:“我是中国人!”
“有人曾问我,你是哪里人?蓝天大海曾问我,哪是你的根?站在广场上,我大声告诉世界:我是中国人!”这是《我是中国人》的歌词,也是我在海外唱得最多的一首歌,每当唱响这首歌我便感到无比的自豪。还记得在2008年5月10日,阿姆斯特丹一如既往地热情和宽容。在这个多元化的国际城市里,来自荷兰各地以及德国比利时等地的华人们为阿姆带来了红色激情。筹备了近一个月的“迎接奥运,聚焦中国;one world, one dream”全荷兰华人集会如期在市中心达姆广场举行。
从上午9点开始,就有留学生和华侨陆陆续续从各地赶往现场。12点钟时,达姆广场已经聚集了数千名奥运支持者,他们中有中国留学生、华侨、港澳台同胞和相当数量的荷兰本地人。组委会为全体参与者准备了印有“我爱中国” 字样的服装。在一片红色国旗和荷兰三色国旗的海洋里,12点整集会正式开始。阿姆斯特丹是国际著名旅游城市,达姆广场又是各国游客必到之处,所以主持人在集会过程中使用了三种语言:中文,英语和荷兰语。集会邀请了欧洲中国基金会的负责人以及荷兰著名的作家作了演讲,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他们眼中的中国,他们眼中中国这数十年突飞猛进的变化。他们为中国惊叹,为中国举办奥运的决心和努力钦佩不已。
集会还邀请了留学生带领所有现场参与者激情唱响了英文歌曲“forever friends”,中文歌“我是中国人”、“红旗飘飘”、“我的中国心”,以及奥运主题曲“北京欢迎你”。作为留学生代表,我很荣幸成为《我是中国人》的领唱。在万千观众的目光中,为中国奥运放声歌唱。说实话,这首歌我已唱了不下千百次,而这次是我感到最为自豪的一次。
我曾自诩是一个舞台经验丰富的老演员,但当我登上舞台的那一刹那,看着台下一片火红的海洋,飘扬的五星红旗,想到可以在荷兰为中国歌唱,我还是忍不住像一个舞台新人一样激动万分。我不知道那个时刻感动我的到底是什么,可能是异国留学生活的坚强和勇气终于找到了坚持下去的原因。儿女心中的委屈只有向祖国母亲才能倾诉,只有祖国母亲的美好和强大才能激发我们心中的爱,也只有身在海外的人才能体会到祖国的强大对一名旅居海外的华侨来说是多么重要。
在演唱的过程中,全场观众随着我的歌声一起哼唱,想必他们心里也在热烈地跳动着一颗中国心。演唱过后我告诉大家:“中国不只有兵马俑,故宫和美味的中餐,来中国吧!来北京吧!你会发现中国人和荷兰人一样的可爱。”回应我的是一阵阵经久不息的热烈的掌声。
下午2点半,集会在全场高唱“歌唱祖国”的歌声中圆满结束。华侨和留学生们继续留在达姆广场,向游客展示海报,分发英荷双语的宣传手册。这次集会吸引了近30家荷兰和国际媒体,在面对西方媒体的采访之时,华侨和留学生们镇定从容而大气地说:“有些事情并不像你们在新闻里看到的那样糟糕。来中国吧!真相来自自己的亲身体会!来中国吧!我们永远欢迎你!”
那一年的北京奥运我只是通过网络转播看到了开幕式和部分比赛,但在我心中,它无疑是最完美的奥运会,没有比它更好的了。
回想北京奥运,再回顾近代的奥运历史,我发现华侨华人从一开始就和中华民族的奥运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那个中华民族百废待兴的岁月里,他们和运动健儿创造了许多个第一,赢得了体育的荣耀,振奋了民族精神。
我国第一支出国访问的男子篮球队,是爱国华侨林珠光先生集资、以菲律宾华侨队为基础、邀请上海队员参加组成的“中华征美篮球队”。该队于1929年7月赴美国学习与比赛,他们在美国比赛8场,胜5场,负3场,受到海外华侨的称赞。
第一个在重大国际比赛中获得冠军的中国运动员,是祖籍福建、生长于印度尼西亚的吴传玉。他1951年回国,1952年代表中国去赫尔辛基参加第十五届奥运会游泳比赛。1953年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一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游泳比赛中,获100米仰泳金质奖章。1954年他又在第十二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游泳比赛中,获得100米仰泳和100米蝶泳两项第二名。
在海外,许多老华侨华人十分关心中国的体育事业,菲律宾的陈掌谔便是其中的一位。1897年出生在福建同安县的他为了改变旧中国体育落后的现状,曾远赴美国春田体育大学深造,后回国任教。日寇侵华时,远走菲律宾。他在菲律宾功成名就,却有一个难以割舍的情结,那就是希望中国的体育事业能够尽快赶上世界水平。
直至今日,华侨、奥运和2008年这三个关键词还是我信念中的重要部分,它们让我相信华侨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与祖国血脉相连、息息相关。作为一名归国华侨,作为一名致公党党员,我要用我的所学发挥我的作用,尽力报效我党和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