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致公
犹记得初次接触致公党,缘于大学时代的同窗好友。一次在她家闲来无聊翻阅书报时,看到致公党的一份杂志,杂志的名字和内容已没有什么记忆,只记得当时觉得“致公党”这三个字甚陌生,询问之下,才知道“致公党”是一个民主党派,而她的高工父母都是致公党员。她的父亲简单地给我介绍了民主党派和致公党的一些知识。其中他讲到致公党是由归侨、侨眷组成的参政党,因为母亲是归侨,所以对这点印象尤为深刻,当时还开玩笑地说我是侨眷,我也可以加入致公党。没想到,一语成箴,六年后,机缘巧合之下,我调入致公党中山市委会工作,真的加入了致公党,成为一名致公党员。
结识致公
到致公党后,最先让我感受到的是,致公党是一个非常温暖和谐的大家庭,党员同志们就象兄弟姐妹一般,而市委会机关则是党员的娘家,党员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思想上有问题或困难,甚至是路过,都会到机关坐一坐,与我们机关干部聊上几句。而只要党员生老病死或家中有什么困难,市委会机关干部也会及时登门慰问,送上组织的关怀,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
记得刚上班之初,隔三差五地,市委会机关的领导就会带着我穿街过巷,登门慰问、探望老党员。正是在与这班老党员的接触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致公党员们虚怀若谷、淡薄名利、乐观做人,积极做事的高尚品德。记得当年烟墩支部的一班老党员,他们大多数是归侨、侨眷,年青时代,他们放弃了海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国参加建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付出了青春年华,为中山的侨务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认识他们之时,他们已步入暮年且体弱多病,甚至重病缠身,但是他们个个达观自乐,笑面人生,每天坚持读书看报或弹琴下棋或写书作画。每次见到我们到来,他们都非常高兴,总是兴致勃勃地询问市委会工作的开展情况、党员的状况,交流对当前的时事政治的看法等。记得有位刘宝熊老党员,当时他的身体状况基本需要卧床休息,但是他依然乐观开朗,他专门用本日历,记录着哪天可以起来外出喝茶、散步,哪天起来读书、看报了......那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令人感动。
这些老党员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他们都长期坚持为各级侨联、街道义务服务,深受社区和侨联的赞誉。比如老党员霍惠容大姐,年逾古稀之年,依然长期活跃在街道、侨联,义务为群众收取水电费、调解邻里纠纷,为归侨、侨眷、侨属排忧解难等。她的热心肠和乐善好施的品德至今在社区和侨界为人津津乐道。
早期中山致公党员,大多数都是归侨、侨眷中的代表性人物,在各级侨联担任着职务,他们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对祖国、对致公党组织有着深厚的感情,关心国家大事、致公党党务以及侨务事业,热衷为致公党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热心为归侨侨眷排难解忧。他们的赤诚的爱国心、爱党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了我。
在后来的工作中,我接触了越来越多的致公党员,他们中有医卫、教育、科技、经济界的精英,有归侨、侨眷、侨属中的代表人士,还有不少留学海外回国人员,他们大多数都是各自行业的佼佼者。他们不但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努力耕耘、建功立业,在履行民主党派职能上建言献策、参政议政,他们还积极开展义诊咨询、扶贫助困等社会服务。比如,医卫界的党员们,尽管日常本职工作已经非常繁忙,但他们经常利用周末参加市委会开展的义诊服务,为边远或经济欠发达农村的村民送医送药,他们的足迹已经遍布中山24个镇区。近年来,市委会通过不断开拓新的服务平台,让更多的党员参与到社会服务中来,医生、教师、律师、企业家等不同行业不同专业领域的党员,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开展义诊义教义帮义助等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打造“阳光致公”。他们不求名利、真爱奉献的高尚情操让我备受感动,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了致公党“致力为公”的精髓,我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升华,我深深地爱上了致公党,爱上了致公党的工作,决心把这份工作作为我的事业。
融入致公
二十年来,在致公党市委会的培养、领导的关心、同志们的帮助和致公党成员的爱护下,我努力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加强自我修养。通过学习,我对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性,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作用都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充满了使命感和荣誉感。
在工作中,我从无知到熟悉,从生疏到熟练,逐渐从一个政治稚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民主党派干部。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繁杂而琐碎,既需要细心和耐心,还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离不开服务精神和奉献精神。多年来,我始终把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乐于奉献,作为我前进的动力和不懈的追求。回顾二十年的工作,我虽然没有取得什么辉煌的成绩,更谈不上有什么成就。但是,我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了致公党中山市委会的发展壮大,市委会所取得的每一个成绩固然是市委会领导班子、广大致公党员的功劳,但其中也有我的一份努力和辛勤劳动。对致公党的100多位致公党员,虽说不上了如指掌,但也是耳熟能详。在多年的工作交往中,我与致公党员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不仅仅是我的工作对象,也是我的良师益友。我们互相关心,相互帮助,党员遇到困难会找我帮忙,有喜事也会与我分享。我也是党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甚至被党员朋友戏称为“医托”、“学托”、“中介”。
每当看到自己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被采用,自己执笔的提案引起政府及职能部门的重视和采纳,被评为优秀提案或重点提案时,我都感到无限欣慰,为自己是一名致公党员而自豪,为有一个平台发挥作用而感恩。近年来,在市委会的培养下,我被推荐担任了政协委员,这不只是一个政治安排、一个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政协组织的各项考察、调研活动,关注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撰写提案、调研报告,为中山社会经济、城市发展建言献策。
爱上致公
人的一生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既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句话伴随我度过成长岁月无数的起起伏伏,今天,我真心希望自己还能够说一句:今生无悔。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淡望天上云卷云舒”是我的生活态度,“敬业爱岗,积极做事”是我的工作态度。我热爱致公党,我乐意把这份平凡的工作当作我的事业来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