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你博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耶鲁大学见闻与感受

  我于2010年春天,前往向往已久的世界著名高等学府耶鲁大学求学。

  耶鲁大学位于纽黑文市,这是一个以耶鲁大学为主体的小城市。在美国,只要你说在纽黑文学习,对方就认为你是在耶鲁大学学习,如果不是耶鲁,纽黑文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耶鲁搬来此地已逾二百年,城里有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和传统精神。有各个时期的特色建筑,绿地映着各种小楼,清新怡人。这里有句俗语——“教堂比教室多,松鼠比人多”,形容城市一景。尤其是刚到这里的时候,路边随处可见松鼠,而且不怕行人和过往车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耶鲁大学成立于1701年,是一所私立大学。它和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齐名,是美国三大名校之一,尤以法学见长。在耶鲁大学众多学子中,出了10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美国总统。非常有趣的是,耶鲁毕业生还成为众多著名大学的创始人或首任校长,如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有“美国学院之母”的雅称。耶鲁的成功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管理特色是“教授治校”,这一特色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建校初期,经过3代校长的努力,耶鲁逐渐形成了董事会不具体参与校务管理、而由教授会治校的法规。300多年来,耶鲁人一直为能够坚持独立精神,不向外来的政治压力、物质利诱妥协而自豪。刚刚卸任的校长理查德曾因捐款人对耶鲁所设课程及其教授聘任提出额外要求,毅然拒绝了2000万美元的捐赠。

  另外一个特色是注重人文教育。耶鲁人文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一种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态度,即关怀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的自由与平等以及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因而耶鲁校徽上书写着“光明与真知”几个字,表示继承欧洲人文科学传统。

  耶鲁把培养具有爱国精神,能对国家尽到责任和义务的“责任公民”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因此他培养的学生中很多成为业界精英,在美国历史上,有5位总统毕业于耶鲁:他们是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乔治·布什、比尔·克林顿和总统乔治·W·布什。自1789年以来的美国内阁中,9%的成员来自耶鲁,10余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都曾在耶鲁学习。而担任美国企业领导的耶鲁人,数量也远远超过其他大学。飞机设计师和企业家威廉·爱德华·波音、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罗伯特·戈伊苏埃塔、国际投资家罗杰斯、TIME创始人享利·鲁斯、联邦快递创始人弗雷德·史密斯、IBM公司前董事长约翰·艾克斯都是世人皆知的人物。耶鲁也为美国演艺圈输送了大批光彩照人的明星,其中最为中国观众熟悉的是以主演《苏菲的选择》和《克莱默夫妇》而两度夺取奥斯卡奖的梅里尔·斯特里普。

  耶鲁为什么“盛产”领袖人物?因为她有关心社会和强调“领导者教育”的传统。凡是到耶鲁大学任职的教师或职员首先被灌输的就是“如何培养领导的思维”。耶鲁大学的学生社团非常多,几乎在校生都有机会在社团中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训练领导能力,学会承担责任,掌握合作共事能力。耶鲁的使命就是教育学生大有作为,并通过最丰富的思想训练、社会体验发展他们的智慧、道德、公民责任和创造能力,以便用人类的丰富遗产陶冶学生,使之服务于美国价值。学校的价值目标导向高定位。正如理查德校长所说:“教育人们服务于社会并不意味着教育必须集中于掌握实用性的技能。耶鲁追求为学生提供一个宽广、自由的教育面,而非狭窄的、职业性的教育,以便使他们具备领导才能和服务意识。耶鲁大学同时也是一个相互尊重的社区,并且珍视自由的表达和对世间万物的探寻。在这个社区中人们的互动模式同样服务于社会。”——永远强调对社会的责任感、蔑视权威、追求自由和崇尚独立人格被认为是“耶鲁精神”的精髓,它是耶鲁人奉献给世人的一份宝贵财富。我有幸参加了克林顿总统的毕业演讲,他开场就是“我们是谁?面临什么样的世界?该问什么问题?该以什么态度以什么方式解决问题?”,以一种肩负世界责任的姿态向学生输送人生理念。

  耶鲁曾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中国留学生,包括容闳、詹天佑、颜福庆、马寅初、晏阳初、李继侗、杨石先、施汝为等等。耶鲁访客中心里还有一张容闳的画像。 

    在耶鲁大学学习期间,印象最深刻的是学校的老师和职员基本不需要参加行政会议,而是集中精力做科研业务和创新,或者学术交流。这和国内的大学文化差别极大。他们的科研压力很大,如果不能获得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成绩,很难在耶鲁立足,学校将不再续聘,所以我也经常听说某某老师搬迁实验室,前往其他大学的消息。当然,如果获得巨大成就,并被同行认可,也可获得终身教职。温州籍著名学者林海帆教授就是一位终身教职,由于他在干细胞领域的重要成果和巨大影响力,出任耶鲁大学干细胞中心主任。在耶鲁大学,学术发展是首要任务,行政纯粹是为学术服务。行政的效率非常高,而且服务周到细致,日常琐事只需要一封邮件,基本就可以办妥了,特别值得学习。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