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段时间来,乘客妨碍公交车司机正常驾驶导致重大事故、小区居民公共场所给电动车充电导致火灾、私家车长期侵占消防通道妨碍消防人员救火等现象频繁发生,反映出公众公共安全意识的缺失,以及在全社会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组织专家进行调研并编写相应的公共安全教材,明确公共安全的内涵、范围,列举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及其危害,解析相关法律规定及惩戒条款,说明相应的应对措施,使群众知情明义,提高维护公共安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多渠道、全方位、持久性进行宣传。通过制作公益广告和宣传片,在公交车、火车、火车站、写字楼等人流较集中的地方循环播放,在社区、校园、办公场所宣传栏张贴相应的宣传材料,设立国家公共安全日等措施,强化、提升公众公共安全意识。
三是强化教育培训。将公共安全教育纳入企事业单位新入职人员培训的备选项,并印发相应的宣传手册。在社区定期开展相关教育培训课程,尤其是针对辖区老年人的课程,以推动公共安全意识的建立、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安全行为的形成。将公共安全教育纳入幼儿园及中小学教学内容,结合案例、社会热点,通过游戏、实际体验、影片欣赏、角色扮演等方式,运用广播、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使孩子从小具备公共安全意识,养成正确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四是建议青少年宫、科技馆等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以及卫生、地震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合作开设免费公益课程。开辟专门的公共安全体验区域,提供模拟现场体验、角色扮演等活动,以增强参与者的现场体验感、更深入地了解公共安全教育的内涵和应急措施。
五是医院、学校、社区、工厂、机关单位等公共部门、重点部门要建立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以防范于未然。
六是针对妨碍公共安全的违法成本低、难以在全社会起到震慑作用和警示教育的现状,建议完善法律措施,加大对于妨碍公共安全行为的惩罚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