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你博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山东
王玉杰:关于加快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重要标志。充分发挥乡村各类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打造以旅强农、以农促旅、农旅结合、城乡互动、优势互补的新业态,对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各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助力乡村振兴的战略性作用已经显现,但是还存在一些制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矛盾:1.政策支持力度不足。主要是缺少促进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扶持,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鼓励支持没有落到实处。2.缺乏统筹规划引领。乡村旅游缺少总体布局和科学管理,一方面难以实现规模化发展,另一方面无序开发和重复建设问题严重,存在层次不高、效益低下、恶性竞争等现象。3.农业文化深度发掘不够,特色不突出。以采摘、农家宴、一般农村景观观赏等初级产品为主,对农业功能、农村文化、农村生态等资源开发不够,体验型、休闲型、度假型乡村旅游开发不成熟,服务功能单调,产品雷同现象严重。4.管理滞后,服务水平较低。管理体制大都是家族式管理,经营管理水平受限,服务不规范。5.宣传推广不全面。不注重抱团取暖,单打独斗现象较重,社会知晓度和认知度不高,品牌效益很难彰显。 

  乡村旅游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同时这一产业涉及方方面面,需要采取多项措施加快推进。建议: 

  一、加强政策扶持引导 

  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农民主体的原则,健全和完善有关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加大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市场宣传促销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强对乡村旅游农户和经营企业的信贷、担保支持,引导和鼓励中介组织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资金融通、信用担保、权益抵押等服务。 

  二、统筹规划科学发展 

  研究制定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总体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引导各地高起点、高品位、有规模、有特色地规划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示范区规划设计要彰显个性,突出特色,保护原有风貌和生态文化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严防资源破坏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制订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资源,搭建智力交流平台,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休闲农业案例,提升全国休闲农业总体水平。 

  三、突出发展机制创新 

  鼓励和支持村民以股份制形式组成专业旅游公司;搭建融资平台,积极引导大集团、大公司等工商资本投资开发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旅游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实行宾馆托管模式,积极引进星级旅游宾馆参与乡村旅游开发与建设,走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子;多渠道培养和引进各类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改变落后的家族式管理方式,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引导休闲旅游项目突破固有模式,走自然生态文化、饮食文化、旅游商品文化、民俗民间文化融合之路。深入研究和挖掘各地历史文化内涵,设计有特色的农耕体验、非遗项目及乡土文化艺术展示等项目。注重保护性开发特色名居、历史村落等文化资源,充分展现历史文脉,再现传统文化,增进传统文化和特色文明的有机结合。开发游客参与性强、具有体验趣味的旅游产品项目,让游客通过“品乡村饮食,住乡村屋舍,体农艺耕作,享乡村习俗”,最终得到返朴归真、恬淡安适的心情。 

  五、统筹对外宣传推广 

  利用各种传媒加强休闲农业项目宣传,不断扩大产业项目的知晓度和影响力。统筹资金和各种宣传资源,打造和推广知名品牌,推动休闲旅游产业形成规模效应。鼓励地方组织学术研讨会、宣传展览会等活动,加强休闲农业产业经营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品牌化、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